江南体育官网园林景观设计是室外空间设计的一大分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其主要是借助造园的手段,配合工程技术,在对某一区域的地貌重新进行人工设计,辅以绿色植被,构造特定景观群,同时对景观进行合理放置,营造出景致幽雅、舒适恬静的自然风光和休闲环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留下了浓厚的印迹。现代园林设计处于快速更新的状态,广大设计人应当积极汲取中华文化中的美学精粹,将其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富含中华文化的审美风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审美的趋向无疑是多元化的,这势必也会导致审美的客体更加趋于多元。对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趋向,深入探究审美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首先,当前时代的审美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名师大家,普通群众也更加频繁地参与进来,审美活动本身也更加地生活化。园林景观作为大众平时接触较多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了大众审美的主流对象。现代园林景观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供大众休憩欣赏的,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从大众的视角出发,考虑大众的审美观点,设计出亲近大众的景观。考察“深圳人的一天”和西安环城西苑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大众的视角出发,满足了大众审美的需求,构筑了现代园林景观,并收获了群众的喜爱。
其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趋向,在于力求景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景观对于历史的传承,强调景观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然而,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景观审美的新趋向却将景观设计带进了模式的死胡同。园林中的大圆套小圆设计被频繁使用,圆与弧线在设计中的运用也是过于大众化,甚至雷同的假树、假山,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毫无特色可言。这样的设计仅仅迎合群体对于西方美的趋附,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审美要素,也违背了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原则。
结合以上来说,现代景观审美的特点更像是一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挑战。设计者如何才能在设计过程中既满足现代审美的要求JN SPORTS,又避免设计的同质化,是广大园林设计者应当深思的问题,对此有必要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要素中寻找答案。
儒学经典中宣扬的道德品质对我国园林设计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根据儒学思想的指导,设计者应当基于对儒学的思考,借鉴传统造园技巧,依托景观空间进行美学传递,借助景观布置进行审美氛围的营造,尽可能地在设计中渗入对道德的感悟,如此方能体现其审美本质。
怪石小溪、草木缤纷可以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备要素,显示了我国的相关审美理念。在我国的传统理念当中,有“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之说,无不寄托了高尚的情操JN SPORTS,可见植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借助植物代表的高尚品质,将景观与人们内心的追求进行碰撞,达到感化人心的目的。山和水一般可以用来描述人的稳重和大度,同样可以利用山和水寄托人们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山水草木,源于这些景物所表达的内涵与人的高尚品质存在一定的关联,观赏这些景物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美好品质的向往。由于长期受到儒学的熏陶,在景观设计当中大量运用代表高尚品质的山水草木,正是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要点。
景观的空间分布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对设计整体效果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景观空间的功能不单单在于提供休息的场所,它还可以为人们的社交沟通提供便利,其功能更加趋于多样化。所以,设计者应当认真思考每一景观需要担负的任务,将它们通过精妙的设计进行融合,在融合形成的整体中发挥每一个角色的作用,构筑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真正让观赏者体会到美的存在。想要较好地形成这样的效果,还需要认真思考儒学中的悦心理念,而不是过多关注其在园林中显现的具体形态,应当去探索超脱景观形态的那种可以激发观赏者道德感悟的体验。美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外在形态就可以勾起的,需要景观给人一种美的感知,那样才能够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紧紧依靠儒学精髓,从大局层面思考每个景观的存在意义,通过满足观赏者的精神诉求,既带给观赏者美学体验,又勾起观赏者的道德思考,这样才是景观空间中的审美。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儒学强调的“天人合一”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倡导的美学理念已经成为设计的关键,促进着审美理念的完善,对于和谐的不断追求是儒学应用于设计的完美展现。“天人合一”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园林景观之间的和谐;其二,园林景观与游人之间的和谐。在园林设计中,人与景观的和谐即人与景观通过交融,达到二者各自的平和状态,进而共同构成和谐的整体。
儒学熏陶下审美的特点在于,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拥有自身超然的审美内涵,还拥有该审美内涵与生俱来的审美形态,该形态便是“天人合一”,意指人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一体。《论语》作为儒学经典,包含了孔夫子对于《关雎》的相关评话:“乐”和“哀”代表着动作行为,“不淫”和“不伤”代表的就是行为应当克制,不应过于放任。这句评话包含了孔夫子对于美的认识,“不淫”“不伤”便是孔夫子眼中的“天人合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恪守的审美标准就是“不淫”“不伤”,应当尽可能地追求“天人合一”。该思想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引导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追求平和淡然,这使得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充满了对审美形态的全新认识。
儒学中主张的“天人合一”便是让游览者在园林中感受到平和的气息并体验到自身与景观的完美融合,从而避免观赏过程中心绪的波澜起伏,全程处于“不淫”“不伤”的状态。“天人合一”不可能单单依靠形态的选择实现,还需要关注景观的整体效果,空间布置当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重点,应当尽可能做到错落有致。设计应该显露出儒学的.美感诉求,使观赏者能够借助感观体会到美的存在JN SPORTS,促进审美与景观形态的和谐统一。想要表现出这种超俗效果,就要思考设计中如何传递情感,主要是通过平和的方式传达,避免过于直白的宣泄。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审美形态的探究,领悟出设计思想的更新路径。儒学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必然会创造出全新的设计素材,设计者们应当认真体悟“天人合一”,将其视为和谐景观设计的指导依据,进一步加强对生态自然的保护意识。
儒学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向指导者和素材供给者,对于设计的审美功能具有决定意义,而且影响极为深刻。这一部分将对设计中的审美功能进行探究。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特点,那便是不过分关注园林本身,更多地关注如何创造审美的艺术功能。实现“天人合一”,提供平和自然的直观感受,关注景观的整体排布,这就是我国相关设计的审美功能诉求。就拿一般山顶都会放置的亭台来说,它的直接功能是给予游览者歇息的场所,并为游览者的观赏带来便利,可是当游览者远望亭台时,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亭台与山脉连为一体的高耸之势,从而激起心绪的动荡,勾起游览者对相关诗词描述的共鸣,并进一步影响游览者的观赏情绪。
我国古代学者常常把文章比作山水,把山水视作文章,他们认为山水如同文章能够打开人的眼界,传递精神,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园林大多拥有雅致的氛围。作为我国文化的精华,在设计现代园林景观时,这份雅致也应该被传承下来,设计中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铺些草、种些花、放几块石头又或者是挖几条沟渠,而是应当借助这些外在的景观形态陶冶游览者的气质,带给其精神上的满足。游览者在贴近自然的氛围中可以真正地放松身心,将思想融入环境中体会和谐的感受,靠近儒学经典。设计者应当切身感悟儒学经典,在设计中强化对游览者感观调动的同时,给游览者净化心灵的感受,使其获得精神上的美学感受。